※本文所提到的「第一次」指的是「能夠在一般道路上騎乘的市售摩托車款」的「第一次」。此外,「第一次」的定義也可能會有不同的說法。
1985 YAMAHA Z750〈世界首款5汽門引擎〉達成高效率進氣效果,成為YAMAHA的代名詞
1985年,當時尚未擁有大型四行程運動車款的YAMAHA為了能在賽事中取得勝利,因此推出了嘔心瀝血的傑作「FZ750」。
在進入1980年代之後,YAMAHA開始研究起搭載7個汽門的V型四缸500cc引擎,不過之後因為受到日本國內外開始出現四行程750cc市售車比賽的影響,因此改成研發四缸5汽門的引擎,最後成功推出了全球第一台搭載5汽門引擎的摩托車FZ750。
透過改良成進氣×3、排氣×2的多汽門引擎來提高進氣效率,而且還因此增加了中低轉速時的扭力。另外,由於減少了每一個汽門的重量,因此對於高轉速化也相當具有優勢。
從此之後,YAMAHA推出的歷代運動車款都繼承了5汽門的這個設計,2000年代的MotoGP廠車YZR-M1及旗艦車款YZF-R1都搭載了5汽門的引擎,這項技術也成為了一項長青的製造技術,也變成了YAMAHA長年來最具代表性的技術。
【1985 YAMAHA FZ750】■車重209kg(乾燥重量) 748cc水冷式四行程DOHC 5汽門並列四缸77ps 7.0kg-m■日本當時售價:79萬8000日圓
▲【在現代依然通用的設計概念】包括5汽門引擎在內,YAMAHA首度採用了劃時代的設計思想「GNESIS」。GNESIS的意思是創世紀,指的是為了整體性能而集中整理過的車體設計。
透過這樣的設計,使YAMAHA成功打造出前傾45度的引擎+直直的進氣通路帶來厚實扭力及馬力(海外版本的最大馬力為110ps)、優異前輪荷重的車款。
▲進氣3+排氣2的5汽門設計提高了氣體的填充效率,達成理想中的燃燒室形狀及11.2的高壓縮比。
▲【成為廠車的基礎,並活躍在那場傳奇比賽之中】在1985年的鈴鹿8耐賽事中,YAMAHA派出了以即將問世的FZ為基礎的FZR750參賽。由知名賽車手Kenny Roberts以及平忠彥兩人組隊,雖然整場比賽都遙遙領先,但卻在最後30分鐘不幸因為意外而退賽。在隔年的Daytona 200英里賽事中,YAMAHA更以FZ750+Eddie Lawson的搭配贏得勝利,展現出了這台車出色的潛力。
▲1987年式歐規版本更加入了全整流罩及集合排氣管。日規雖然只推出一代就停止生產,但是它在海外獲得極高人氣的成為了長銷車款,直到1994年為止全球總共生產了3萬9000台。
相關新聞頁面
日本車款的最鼎盛時期—1980年代的知名車款,如今紛紛湧現一波「爆漲」風潮,雖然…繼續閱讀
【經典車庫】身價高達兩百萬日圓!YAMAHA「FZR750R OW-01」
上次提到在八零年代的日本機車車壇可謂百花齊放,本田推出售價高達 1…繼續閱讀
80年代的風華歲月!油冷式仿賽 SUZUKI「GSX-R750」
日本車款最鼎盛時期—1980年代的知名車款,如今紛紛湧現一波「爆漲」風潮,雖然它…繼續閱讀
「CB998F/GPz900R/FZ900」等80年代經典將陸續重生?
當環保法規的發展走到分水嶺時,摩托車業界自然就會迎來世代交替的過程,這個時…繼續閱讀
「WEB-young machine」獨家授權
「Webike台灣」編輯部編譯